-
1)網絡運營者的安全保障義務和責任:《反恐法》第十八條規定了網絡與信息系統運營者的網絡安全運行保障義務,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向密碼主管部門進行密碼方案報備的義務
2018-04-09
-
同樣不存在上下位法關系。
2018-04-09
-
2)兩者不存在上下位關系。《網絡安全法》是保障網絡空間安全的基本法,其與《國家安全法》都是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法律,因此二者在我國法律體系內處于同一法律位階,不存在上位法與下位法的關系。
2018-04-09
-
作為網絡安全保障的基本法,《網絡安全法》的諸多規定與現行的《國家安全法》、 《保密法》、《反恐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全國人大《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相銜接,共同構成完備的網絡安全管理規范體系。
2018-04-09
-
《網絡安全法》第三十五條規定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采購網絡產品和服務,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應當通過國家網信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組織的國家安全審查。
2018-04-09
-
等級保護制度從原有的以公安部牽頭的行業制度正式成為我國不涉及國家秘密信息系統的基本保護制度。
2018-04-09
-
安全維護義務: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應為產品、服務持續提供安全維護,在規定或者當事人約定的期限內不得終止;
2018-04-09
-
內部安全管理: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絡安全負責人
2018-04-09
-
告知補救義務:網絡產品、服務提供者發現其網絡產品、服務存在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時,應當立即采取補救措施,及時告知用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2018-04-09
-
內部安全管理:制定內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確定網絡安全負責人
2018-04-09
-
《網絡安全法》共計7章,79條。主要內容包括:網絡空間主權原則、網絡運行安全制度、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制度、網絡信息保護制度、應急和監測預警制度、等級保護制度、網絡安全審查制度等。
2018-04-09
-
《網絡安全法》里的網絡安全不僅僅是對計算機網絡本身的攻擊,還包含對網絡中處理的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進行攻擊。《網絡安全法》中的第三章網絡運行安全主要針對可用性進行保護,第四章網絡信息安全主要針對保密性和完整性進行保護,可以理解為網絡空間安全。
2018-04-09
-
網絡:是指由計算機或者其他信息終端及相關設備組成的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序對信息進行收集、存儲、傳輸、交換、處理的系統。
2018-04-09
-
《網絡安全法》的出臺是落實國家總體安全觀的重要舉措、是維護網絡安全的客觀需要、也是維護人們群眾切身利益的迫切需要。網絡安全法從制定到實施經歷了三次審議和兩次公開征求意見。以下為每次審議主要的新增或修改內容:
2018-04-09
-
根據1981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加強法律解釋丁作的決議》規定,全國人大賦予司法機關司法解釋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分別就審判工作和檢察工作中具體應用法律的問題進行解釋。
2018-04-09
-
2018-03-28
-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信息化的深人發展,信息網絡安全案件、事件日≈‘有發生,信息網絡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加強信息網絡安全人才隊伍建設,提高信息網絡管理和企業安全管理、技術防范水平,是做好我國信息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措施。
2018-03-28
-
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雖然網絡安全問題仍然有很多,但如能通過不斷改進和提高,是具備應對多樣化的網絡安全威脅的能力。
2018-03-19
-
為了保障網絡空間“五大戰略目標”的實現,《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提出了基于和平利用與共同治理網絡空間的“九大任務”:堅定捍衛網絡空間主權、堅決維護國家安全、 保護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加強網絡文化建設、打擊網絡恐怖和違法犯罪、完善網絡治理體系、夯實網絡安全基礎、提......
2018-03-06
-
《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整體構建了維護網絡空間和平與安全的“四項原則”,即“尊重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平利用網絡空間、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統籌網絡安全與發展”。
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