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項目由于其綜合性強、規模大,涉及的資金多,因此能否做好風險管理對項目的成功至關重要!
本文以中培偉業《PMP項目管理國際認證》學員王經理作為項目經理所主持的某電信運營商大數據平臺運營管理系統項目為例,論述了項目風險管理在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作為新興的大數據項目,框架設計可以借鑒的業內方案并不多,整體框架使用了很多的開源組件,存在著很多隱藏的問題和未被發現的bug,所以風險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風險管理主要包括:風險管理計劃編制,風險識別,定性風險分析,定量風險分析,風險應對計劃編制,風險監控,主要風險跟蹤。本文主要論述了風險管理計劃,風險識別,風險應對計劃編制,風險監控等內容與管理問題。針對此,文中說明了在項目中分別采用的相關措施:根據項目特點制訂了項目管理計劃;通過采用文檔評審和圖表分析等技術來識別確定各種風險對項目產生的影響;根據各風險的優先級順序,同時考慮實際需要,把應對風險所需成本與措施加入到項目預算和進度計劃中;通過連續對項目工作進行監督以發現新的風險和變化。由于措施得當,項目風險把控到位,系統最終按時上線,目前運行穩定。
201年,王經理所在公司通過競標拿到了某電信運營商大數據平臺運營系統項目,項目合同金額1000萬元,工期12個月。該項目是某電信運營商平臺建設的重點項目,整個項目共分為三部分,終端及組件數據的采集,平臺、組件及主機層運行情況展示和分析,平臺告警以及報表展示。通過部署客戶端和通過REST API接口獲取終端及組件數據采集獲取組件運行數據和服務器基礎性能數據;通過對監控數據的匯總和分析,按照分域、分層的展示平臺、組件設備的運行情況,為平臺運營分析提供有價值,可視化的數據支撐;為監控指標配置告警閾值標準化告警內容與另外一套統一告警平臺對接實時發送告警,并告警信息展示在平臺監控頁面內。歷史數據以定制化報表的形式展示輔助平臺運營分析。
由于該項目涉及到的開源組件較多,平臺框架適應運營商的業務需求具有獨特性,前后端的設計有別于傳統運營管理系統等客觀因素,這使得項目在推進過程中較大的增加了項目的風險。針對這些實際情況,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組對項目全過程的風險管理給了高度重視。從制訂詳細可行的風險管理計劃,充分識別現在和未來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對風險清單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針對發生概率較大和對項目影響較重的風險制訂對應的風險應對計劃,同時采取各種手段在項目全過程每個階段環節所出現的各種風險都進行了有效監控和處理。最終項目組務實的工作態度和精心細致項目組織,該項目于2016年1月圓滿通過了業主驗收,并成功實現項目滾動。
根據以往經驗,針對該項目的特點面臨的實際問題本人作為該項目的項目經理重點關注了風險管理的編制風險管理計劃,風險識別,風險應對計劃,風險監控,以下分別進行論述
一、 編制風險管理計劃
風險管理計劃主要暴扣如何管理和控制風險的方案,結合本項目內部、外部環境特點以及以往相關開發工作的經驗情況,在項目計劃極端指定了項目的風險管理計劃,包括方法論、角色與職責、預算、風險來源于分類、風險分析和監控報告格式、風險監控跟蹤機制等內容。
二、 風險識別
風險識別就是要識別出哪些風險會對項目造成影響,形成風險分解結構。項目組首先依據公司定義的《風險來源及分類確定項目的風險來源和分類。對項目來講有許多風險來源,包括內部和外部的,風險列別就是對風險進行分類。確定風險來源和分類后,進行風險的識別,標識出項目中存在的風險。項目組針對項目工作分解結構(WBS的所有工作要素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識別,并結合項目的實際特點,對《風險來源和分類表》中羅列的風險,逐一研討可能性,將已識別的風險記錄到《風險分析和監控表》,以便項目執行過程中對識別的風險進行監控。在本項目項目組識別的主要風險來源于技術風險、內部風險、外部風險項目管理風險。技術的主要風險在于數據的采集要依賴于當前集群已經存在的ganglia開源框架的基礎上進行開發,會導致本分底層技術對于開發者來不透明,對接接口需要調研,開源框架原理需要提前熟悉并做相應的底層配置關聯和調試,調優指標數據的采集架構外部風險主要對接各集群組件接口,組件較多,各個組件涉及的指標內容比較多,需要做翻譯比對,找到有價值的指標數據,并逐一進行提取和標準化;內部風險主要體現在資源協調方面,項目組內人員肩負其他已交付項目的本分維護調優工作,占用項目成員的工作時間,進而可能對項目進度產生影響;項目管理風險根據客戶的關注點主要體現在,對階段任務的進度把控上,對需求變更的控制和管理上,以及階段性交付質量把控上
三、 風險應對計劃
風險應對計劃是對已識別的風險,通過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所更新的項目《風險分析監控表》進行分析,進一步確定風險應對措施。針對項目存在的技術風險項目組組織技術攻關小組,專門針對ganglia的架構開源源代碼進行深入分析,并針對其架構特點,設計出一套與之相對應的數據采集架構框架及相關技術選型并與甲方進行多次溝通,確定了最終的數據采集方案對于外部風險的考慮,項目組協調公司內部資源,請來hadoop集群維護方面的專家同事協助項目組整理并制定了,相關組件的采集指標甲方確認后形成《采集指標定義文檔》對于內部風險,協調公司在售后團隊成員中抽出一名維護人員項目中的一名開發人員對接,有運維人員主要對接已完成項目的維護工作,只有遇到必須對原有系統進行修改的情況下,再有研發人員介入,減少因維護工作對當前項目造成的進度影響關于需求變更風險,需要在開始階段就做好響應的預留儲備,同時項目組制訂了項目變更流程,最終需要與甲方書面確認,并在項目內執行,項目初期主動與客戶溝通產品設計方案討論與原型圖設計確認,以減少需求不明而導致的項目開發過程中的需求變更,項目開發階段嚴格控制需求變更每次需求變更申請都要得到CCB的書面認可CCB中包含甲方的相關負責人,針對變更對項目帶來的影響和應對,王經理作為項目經理綜合考慮變更進度、成本、質量和項目范圍影響,努力通過相關資源的協調和相關項目管理手段的介入來保證項目的有序、穩定推進。
四、風險控制
風險控制就是項目執行過程中,持續地對已識別的風險進行監控應對,同時不斷識別新的風險并記錄到風險分析監控表》過程根據風險管理計劃的職責分配,王經理作為整個項目的風險監控負責人,在項目各個里程碑評審時,對本階段的工作情況及風險監控情況進行總結,讓項目組成員及相關關系人對整項目一些共性的風險有整體的認識,當出現重大風險急需從項目組外提供資源申請時請求主管領導審批。
經過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本項目最終得以順利完成,也是作為項目經理的王經理充分認識到風險管理項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可以說所有項目都面臨風險的考驗,只有風險有了足夠的認識和做好充分的準備的情況下,項目才不會風險的出現而出現停頓或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