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開篇目,便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此文旨在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而在火爆全球的大數據面前,大數據人也要必備一些數據道德,才能以“德”服人。
何為數據道德?
簡單說,道德是行為原則基礎上思想的正確性與否。而道德原則,則往往體現在公平、尊重、誠信、責任、信任、質是、可靠性和透明度等方面。所謂數據倫理道德,關注的是與數據采集、存儲、管理和使用的方式的道德原則。通常來說,在大數據應用中,數據的使用作為一種道德體現方式,有必要針對持續獲取數據價值的企業確立長期使用原則。而不道德的數據利用會導致企業的商譽損失、客戶流失,原因是數據安全風險被暴露出來。很多情況下,不道德的數據使用也是非法的,數據管理專業人員應當承擔企業數據道德責任。
數據倫理道德的幾個核心概念 :
1.人的影響:由于數據可以表示人的行為特點,它的使用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因此必須進行質量和可靠性的管理。
2.潛在的濫用:數據的濫用會造成人和組織的負面影響,所有數據道德當務之急要防止數據濫用。
3.數據價值:數據具有經濟價值。數據道德層面需要考慮數據所有權,應確定誰,通過什么方式,訪問哪些數據。企業需要基于法律和法規要求開展數據保護要求。因為數據被代表人(客戶、供應商、患者等等) ,數據管理專業人員應當確立數據道德(如:合規合法) , 且有責任保護這些數據,確保不會被濫用。即便數據不直接代表人,它依然影響我們的生活,這里數據道德不僅強調數據保護,也需要管理數據質量。人們做出決策往往會受到基于數據的預測和分析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從企業角度和技術角度需要數據管理專業人士有效降低風險和確保數據安全,以及對數據可能帶來的濫用和誤解風險進行控制。這項責任需要貫穿整個數據生命周期。
很多情況下,企業未能識別和應對數據管理中的道德原則,通常采用傳統的技術手段看待不理解的數據,或者提出假設對缺乏數據使用風險的自己遵循了法律,這是個極其高風險的假設。數據的環境不斷快速變化,組織正在使用數據的方式也不可想象。雖然法律上確立了數據的道德原則,能否保證數據環境的快速發展和風險呢?企業需要認識且對數據道德風險采取應對,有責任保護數據,需要培養和構建數據道德文化。
另外,對于數據專家和從業者們來說,還需要遵守以下埃森哲的十二條守則。這正是數據職業道德的基礎。可以說,這對于不斷發展壯大的數據行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1. 最高守則:尊重數據背后的人
2. 追蹤數據集的下游使用
3. 盡量讓隱私和安全保護達到期望標準
4. 數據來源和分析工具決定了數據使用的結果
5. 盡可能向數據提供者解釋分析和銷售方法
6. 注意,不要僅僅為了擁有更多數據而收集數據
7. 數據是一個工具,可以涵蓋更多人,也可能排除一些人
8. 遵守法律,并明確法律只是最低標準
9. 數據專家和從業者需要準確地描述自己的從業資格、專業技能缺陷、符合職業標準的程度,并盡量擔負同伴責任
10. 設計道德準則時,應將透明度、可配置性、責任和可審計性包含在內
11. 對產品和研究應該采取內部、甚至外部的道德檢驗
12. 設立有效的管理活動,使所有成員知情,并定期進行審查
由中培偉業重磅打造的《大數據平臺搭建與高性能計算最佳實戰》、《大數據分析及可視化技術應用實戰》、《企業數據管理最佳實踐》就是這樣一個用短時間幫助你成為高端數據師的系列課程。來自行業內的中培偉業專家將帶你走進數據知識的海洋!
想了解更多IT資訊,請訪問中培偉業官網: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