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在互聯網發展上半場中,企業在做增量市場,通過不同維度的商業創新將越來越多的用戶、資源吸入互聯網產業,在互聯網的上半場企業的業務模式多為前后臺模式。但當互聯網來到下半場之后,企業主要是為存量老客戶做信息化升級的業務,互聯網發展的方向也由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轉變到互聯網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而產業互聯網的的業務特征是以企業服務有業務核心對象,同時注重千人千面的服務特征,未來即使是B端產品也會走向千人千面的終極目標。
B端產品要滿足企業千人千面的定制化需求,無法采取傳統的前后臺的模式,因為它有一個根本的弊病就是:響應速度太慢,無法滿足企業快速迭代創新產品的需求,中后臺模式讓企業承受高額的試錯成本和時間成本,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也喪失了機會成本。
在這種大背景下,中臺應運而生,中臺的出現,打破了企業原有的煙囪式(信息孤島、數據不通、研發資源浪費、業務標準不統一等)的研發模式,對企業的整體的業務架構起到了非常大的簡化作用,能夠更快、更好的支持企業的前端業務,滿足前端業務進行規模化創新或大規模試錯,從而更好的響應市場需求。
盡管現在很多企業都重視中臺的研發,組建了相關的團隊,但是我們發現企業在中臺搭建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實際的問題,如:
1. 中臺研發是滯后性的,沒有起到前瞻性作用,起到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的需求;
2. 中臺雖然做出來了,但是基本上用不起來,成為了擺設;
3. 中臺與業務脫節,無法真正的去支撐業務,導致資源的巨大投入卻收益不佳,同時影響了高層對于中臺的信心,后續支持力度不夠;
4. 中臺團隊是由原有的某部門的研發團隊直接升級而來,缺乏“全局觀”;
5. 中臺團隊想要調研企業各兄弟部門的業務需求遇到了阻礙,導致工作無法順利進行等……
面臨以上問題,我們提煉出以下相關的課題方向?
Ø 中臺產品常見誤區解讀
Ø 中臺和企業戰略如何進行結合
Ø 企業高層領導該如何看待中臺對于企業發展的作用和意義?
Ø 中臺產品經理和普通產品經理在能力上的差異是什么?
Ø 中臺團隊的構成結構和團隊特點
Ø 中臺的搭建原則是什么?
Ø ……
基于以上典型問題,我們結合大量的培訓和咨詢案例,并不斷總結,從而推出該課程,案例、模板、經驗、教訓、學員分享等貫穿全課程。
【課程特色】
案例跟蹤:通過豐富的行業案例和設計案例貫穿所有的知識點,并給予核心的觀點,引人思考。
互動:從頭到尾都由講師來主導太枯燥了,我們加入了輕松、活躍的互動環節,使學習的過程充滿了主動性和趣味性。
實戰演練:光聽不練假把式,根據課程的內容我們設計了關鍵知識模塊的課上實戰演練環節,練完之后老師隨堂點評,達到最佳的聽課效果。
分組PK:參訓學員根據人數按照6-8人分為幾組,每組完成自己組的課上實戰作業進行PK,導師點評打分,激發大家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課程對象】
1. 企業的產品總監、中臺產品經理、產品線經理等;
2. 企業研發、項目經理、需求分析師、數據分析師等。
【課程時間】1天(6小時/天)
【課程大綱】
一、為什么你的中臺感覺是后臺?
1. 中臺產品常見誤區解讀
2. 與業務沒有剝離,沒有抽象為能力
3. 中臺團隊沒有高管加入
4. 缺乏對行業的調研和洞察
5. 不理解中臺和企業戰略之間的關系
6. 缺乏對業務的深入理解和抽象
7. 不了解中臺的根本意義和作用
8. ……
二、前后臺研發模式的問題在哪?
1. 前后臺交互模式解析
2. 前后臺是單產品模式下最省時、省力的解決方案
3. 前后臺模式的根本弊病
Ø 底層服務重復建設
Ø 大大增加研發時間
Ø 無法快速滿足細分市場的PMF驗證
Ø ……
4. 產業互聯網的業務模式特征
Ø 以企業服務為業務核心對象
Ø 渠道中間商的新價值
Ø 千人千面的業務
三、為什么企業需要中臺?
1. 到底什么是中臺?
2. 企業發展到什么階段需要中臺
3. 中臺產品的發展趨勢
4. C/B端產品的中臺差異化
Ø C端中臺產品的特征
Ø B端產品的中臺特征
ü B端產品商業化中的兩個誤區
ü B端產品的評價指標:營收、利潤、RIO……
ü 高昂的B端產品MVP嘗試
四、中臺全局建設路徑
1. 中臺MSS建設模型
2. 市場宏觀認知
Ø 企業外部調研
ü 行業與市場研究
ü 行業規模
ü 行業集中度
ü 行業發展趨勢
ü 行業細分市場
ü PEST宏觀分析
ü 波特五力競爭模型
ü ……
Ø 企業內部調研
ü SWOT分析
ü 商業模式畫布
ü 精益畫布
ü 競品分析
ü 中臺用戶研究
ü ……
3. 企業標準
Ø 業務環節程序化改造
Ø 同時完成企業內部的管理升級
Ø 確定中臺為企業提供哪些服務
ü 業務需求
ü 數據需求
Ø 解決方案設計
ü 業務建模
ü 特征列表
ü 業務拆解思路詳解
五、業務標準化
1. 組織結構的中臺化改造
Ø 前臺研發人員
Ø 中臺研發人員
Ø 后天研發人員
2. 業務流程的中臺化改造
Ø 業務抽象歸類
Ø 業務程序化
3. 業務線的核心公式
六、避免跳進中臺產品的坑
1. 獨立的中臺研發團隊
Ø 兼任型研發模式的弊病
Ø 必須有高管介入
Ø 成熟的中臺團隊的構成
ü 高管
ü 中臺產品經理
ü 中臺技術人員(技術達人)
Ø 與業務線建立溝通機制
2. 中臺建設需求邊界管理
Ø 業務需求與數據需求的邊界
Ø 中臺需求分析邊界定義
ü 演繹法思維搭建中臺:自上而下
ü 歸納法思維搭建中臺:自下而上
七、中臺業務場景分析
1. 戰略級產品經理視角的產品畫像
Ø 各產品在產品線中的定位:三級火箭理論
Ø 各產品的用戶群分析
Ø 業務線產品功能矩陣分析
2. 業務中臺化抽象
Ø 中臺建設存在的問題
ü 需求不匹配前端業務
ü 避免將中臺建設為另一個后臺
Ø 業務線功能拆解:工作分析法
3. 中臺方案框架
Ø 中臺立項
Ø 產品畫像
Ø 通道設計
ü 管道理論建立統一通道
ü MECE原則劃分業務體系
八、業務中臺從0-1建設路徑
1. 企業架構
Ø 企業架構的定義
ü 業務架構
ü IT架構
Ø 企業架構的作用
ü 創新
ü 提效
ü 降本
Ø 企業架構與中臺的關系
2. 啟動業務中臺的建設
Ø 建設模式的選擇
ü 分布替換式建設
ü 完整式建設
Ø 中臺用戶優先級排序
ü 業務線優先
ü 需求共性程度
3. 業務中臺建設路徑
Ø 公司全景功能地圖
Ø 核心業務流程抽象
Ø 企業級數據建模
Ø 業務中臺中間件研發
Ø 對接后臺業務系統
Ø 業務中臺的最終架構
Ø 業務中臺需求管理
Ø 業務中臺路線圖
Ø 業務和商業模式設計:產品精益畫布
4. 業務中臺建設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