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校期間就與同學一起報名參加的PMP培訓。還記得開始的時候,我對PMP是什么都不清楚,后來有次實習公司組織PMP免費培訓課程,我與同學兼同事一起參加了。在課上,培訓導師的專業性及系統的PMP管理知識,讓我對PMP非常感興趣。考慮到實習結束就要返校的情況,當時我并沒有報名。但考個PMP證書卻是我要努力的方向。實習結束后,我與同學在回學校的路上聊起了PMP考試,當下我們決定一起報考PMP。下面就來看看我們是如何順利通過PMP考試的吧。
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PMP考試報名時,我猶豫了一下,報考費要3900,心想萬一沒過豈不劃不來。但當時我沒給自己太多猶豫的時間,直接斷了自己的退路報了名。
報名后想的就是一定要考過,至于成績高低沒作太多設想。當時離考試還有3個月左右,剛領到書,粗略地翻了一下書,第一印象就是PMBOK指南太厚(612頁),內容太枯燥乏味,而且晦澀難懂,看了PMBOK的前兩章,感覺一臉懵逼。
自己評估了一下,感覺沒把握,雖說有三個月,但畢竟還要忙于畢業事項,實際投入的時間會是很有限的,于是找老師打聽過往通過率,咨詢學習方法,向考過的同學問經驗,要資料,借筆記,參考考過同學的學習計劃。就這樣結合培訓老師給的建議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了一個學習計劃。
摸索方向,不斷調整
根據培訓老師給的建議,我最初的做法是先看一章黃皮書是關于解讀PMP考試技巧的,再看一章紅皮書(PMBOK指南)。由于看書的時間碎片化居多,通常是午休或者晚上十點以后,效率很低,進展遲緩,效果也不理想。基本上是一知半解,合上書本就會忘記的那種。但當時也沒想到更好的方法。
隨著培訓課程的展開,只要有時間,培訓班的課程我都會過去聽。一次去聽課時,老師拿出一張51047結構圖,也就是整本紅皮書的目錄框架,說是學習的核心所在,問我有沒有打印,我說沒有,當時老師就把圖表送給我了。
拿到這張圖表,我仿佛豁然開朗,嘗試把老師授課的東西往這個框架里面去放,平時也會主動去默寫這個結構圖,并結合學到的東西去尋找圖表中各個過程的聯系和區別。比如說,47個過程分別屬于哪些過程組,輸入和輸出之間有什么聯系,有哪些工具是共用的,記憶有沒有好的方法和竅門。
但看書的過程是比較枯燥乏味的,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容易受到沖擊,為保證學習熱情和動力,我和幾個同學相約每日打卡學習,制定懲罰措施,每天要通報學習任務,分享學習知識點,就這樣彼此相互交流和督促,使整個看書過程顯得沒那么單調。同時我和一路同行的小伙伴買了章節習題和打印的模擬試卷,一是用于檢查看書效果,熟悉考試題型;二是看書看不下去時做做題,以題養書。
緊張備考,最后沖刺
春節是備考的一個風險,雖然是個小長假,但在那種歡樂的氛圍下,心很難靜下來。春節一過,就進入了緊張的沖刺階段,考試倒計時也在步步緊逼,讓人不由地緊張起來。
從春節期間最初做的兩套模擬題來看,成績維持在130左右,這個分數比較尷尬,運氣稍微差一點就可能考不過。我決定重新識別一下自身風險,調整學習計劃。
首先保證學習時間,每天早上我七點半會去公司,在電梯口的會議室看一個小時的書,中午會花半個小時的午休時間做題,晚上對下答案,針對錯題查漏補缺。
其次就是確保學習的量,我的安排是按時上課,同時每兩天復習完一章,每周兩套試題,并完成章節錯題的復習。保證群里看到的問題,同學問我的問題得到閉環。
緊接著就是保證質量,采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磿斫鉃橹鳎鲱}交流為輔,遇到疑惑的地方會找同學老師指導,同時參與群里同學錯題的討論,時常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最后得益于老師的授課、串講和畫重點。課前做好預習,按時上課,課后做好總結是至關重要的。
PMP備考感悟
此時,已沒有備考時的壓力,也沒有等待成績時的忐忑不安,一切都已回歸平靜。更多地是一路走過來的一些感悟,縈繞在腦間。
回首備考過程,還是有很多不足,如過于急功近利,追求做題的數量,在題目歸類和分析方面做得不夠,課后不喜歡總結,平常不喜歡做計劃,做的計劃也是粗略的。
有遺憾,遺憾地是小組內有幾個同學沒有通過PMP考試,自己雖然通過考試但沒拿到5A;有開心,開心地是認識了一路同行的伙伴,拿到了考試證書;有感動,感動地是有幾個小伙伴一直陪我打卡學習;有幸福,幸福地是有家人朋友領導老師的關心和幫助。
PMP的學習,給了我幾個啟發:
一是注意身體,控制飲食,身體是工作生活的基礎,身體不好一切免談,自己堅持跑步;
二是學到的知識,別人身上發現的優點和好的習慣,自己一定要實際去踐行,只有實際去踐行,才知道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才可能成為自己知識的一部分;
三是不斷地讓自己走出舒適區,不斷地給自己設定挑戰。
好了,以上就是我如何順利通過PMP考試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PMP考試的信息,請繼續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