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用例這個詞朋友們是否聽說過呢?測試用例它就是針對一項特定的軟件產品而進行測試任務描述。它需要體現技術,方法,方案以及策略。測試用例內容需要包括測試目標,輸入數據,測試環境,測試步驟,預期結果,測試腳本等,最后以文檔的形式呈現出來,因此測試用例的設計是非常關鍵的,不管是做接口測試,功能測試還是自動化測試,第一步都需要先完成它。如果測試用例設計做得好,那么不僅可以提高團隊的生產力,還可以幫助企業創建高質量的軟件。接下來讓我們看看什么才是有價值的測試用例?
在我看來,測試用例設計才是最重要的根基,無論你是做功能測試、接口測試、還是自動化,都先得完成它。我強調過很多次:工具僅僅是輔助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核心。如果做得好,測試用例將變得非常有價值,可以提高整個團隊的生產力,并幫助您的公司創建更高質量的軟件。最普遍的用例設計方法有:等價類劃分+邊界值分析、判定表、正交實驗法、場景法以及我們以往的經驗。
什么才是有價值的測試用例?
工作中,我用的最多的是場景法。因為我負責的是醫院管理系統的業務,包含工作流、邏輯判斷和很多復雜場景。那與之對應,需要閱讀大量的PRD文檔,但是我意識到,要與團隊溝通,我需要更小巧,更漂亮,更專注于聽眾的東西。我將思維導圖用作測試文檔的輕量級形式,因為對于測試人員來說,與我的團隊有效地溝通與發現錯誤并確定產品中的風險一樣重要。之前有寫過一篇介紹思維導圖的文章,大家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幾點思考:
1、注重基礎
上面提到的第一個策略就是等價類,這是最基礎的方法,但工作中真正用到卻很少。有時候,是不是自己把問題想復雜了,反而沒有去用最基礎的方法。這提醒我多想想最基礎、最簡單的東西,或許可以避免一些問題。
2、做減法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作者提到她參與了某平臺升級項目的測試,把各平臺、渠道,所有條件組合在一起后,計算出來測試用例有整整3000個。有人看到后的第一反應,就是抓緊時間測試,好好加班。而她拉著同學們一起用正交實驗法去嘗試縮減用例時,最后將用例從3000個減少到300個,整整一個數量級的降低。她通過優化測試用例,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轉換思路,而不是一味的重復。用例可以體現我們分析一個東西的思路,不是寫的越多越好,嘗試做點減法吧。在這里,分享我很喜歡的一句名言,人生問題的解答在于對這個問題的消除。
3、讓用例有價值
最后,聊聊價值,沒有價值,我們設計測試用例也就是一次性的,甚至是沒有意義的。
那,真正有價值的用例可能是:
有效:自己測試的時候會去對照著看或執行。
簡單:團隊同學都能看懂。
同步:保持跟最新的需求同步。
可復用:在創建新的測試用例時,您需要記住測試用例將被重用,因此需要正確進行處理。相同的測試用例可以在另一個場景中重用,或者測試步驟可以在另一個測試用例中重用。
以上我們為大家分享了什么才是有價值的測試用例,如果您想了解更多相關介紹,請您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