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使用Java還是Python的編程語言,都存在類的概念。類的基本思想是數據抽象和封裝。一個類定義數據類型和相關的操作。那么在C++中,什么是類?如何利用C++的類創建對象?類是面向對象程序設計的最基本的概念,是C++最強有力的特征,是進行封裝和數據隱藏的工具,它將一個數據結構與一個操作集緊密地結合起來。類對象是類的實例,用類對象模擬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比用數據對象更確切。
什么是C++的類?
類是用戶自定義的類型,如果程序中要用到類,必須提前說明,或者使用已存在的類,也可以理解為別人寫好的類、標準庫中的類等,C++語法本身并不提供現成的類的名稱、結構和內容。
一個簡單的類的定義:
class Student{
public:
//成員變量
char *name;
int age;
float score;
//成員函數
void say(){
cout<
}
};class是 C++ 中新增的關鍵字,專門用來定義類。Student是類的名稱;類名的首字母一般大寫,以和其他的標識符區分開。{ }內部是類所包含的成員變量和成員函數,它們統稱為類的成員(Member);由{ }包圍起來的部分有時也稱為類體,和函數體的概念類似。public也是 C++ 的新增關鍵字,它只能用在類的定義中,表示類的成員變量或成員函數具有“公開”的訪問權限,初學者請先忽略該關鍵字。
注意在類定義的最后有一個分號;,它是類定義的一部分,表示類定義結束了,不能省略。
整體上講,上面的代碼創建了一個 Student 類,它包含了 3 個成員變量和 1 個成員函數。
類只是一個模板(Template),編譯后不占用內存空間,所以在定義類時不能對成員變量進行初始化,因為沒有地方存儲數據。只有在創建對象以后才會給成員變量分配內存,這個時候就可以賦值了。
類可以理解為一種新的數據類型,該數據類型的名稱是 Student。與 char、int、float 等基本數據類型不同的是,Student 是一種復雜數據類型,可以包含基本類型,而且還有很多基本類型中沒有的特性,以后大家會見到。
如何利用C++的類創建對象?
有了 Student 類后,就可以通過它來創建對象了,例如:
Student liLei; //創建對象
Student是類名,liLei是對象名。這和使用基本類型定義變量的形式類似:
int a; //定義整型變量
從這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把 Student 看做一種新的數據類型,把 liLei 看做一個變量。
在創建對象時,class 關鍵字可要可不要,但是出于習慣我們通常會省略掉 class 關鍵字,例如:
class Student LiLei; //正確
Student LiLei; //同樣正確
除了創建單個對象,還可以創建對象數組:
Student allStu[100];
該語句創建了一個 allStu 數組,它擁有100個元素,每個元素都是 Student 類型的對象。
以上就是關于什么是C++的類,以及如何利用C++的類創建對象的全部內容介紹,想了解更多關于C++的信息,請繼續關注中培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