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前沿化:新增六大“硬核”考點
1. IPv6過渡技術(占分比提升至12%)
不再局限于基礎協議理解,要求考生掌握雙棧協議與隧道技術的混合部署方案。例如,需在模擬器中配置IPv4-over-IPv6隧道,并分析不同場景下的數據包封裝差異。
2. 零信任動態策略
新增零信任架構的三大核心模塊:身份持續驗證、最小權限控制、動態訪問策略。考生需在案例分析中設計基于SDP(軟件定義邊界)的企業內網防護方案。
3. SD-WAN組網技術
重點考核流量智能調度算法(如基于鏈路質量的動態選路),需結合華為、思科設備命令行完成QoS策略配置實操。
4. 5G關鍵技術
新增Massive MIMO波束成形、網絡切片技術原理,要求考生對比NSA與SA組網架構的延遲差異。
5. MPLS-VPN配置
取代傳統VPN題型,需在模擬器中完成MPLS標簽分發協議(LDP)與BGP路由反射器的聯動配置。
6. 國產化替代
新增統信UOS Linux服務器操作系統的基礎配置,包括防火墻策略設定與國產加密算法(SM2/SM4)的應用。
二、實踐場景化
1. 傳統題型占比驟降
原有Windows服務器配置題完全刪除,取而代之的是基于Kubernetes的容器網絡故障排查。例如,需分析Calico網絡插件的IP分配異常問題。
2. 復雜場景綜合設計
新增“企業級混合云組網”題型,要求考生在3小時內完成:
公有云VPC與本地數據中心的IPSec VPN打通
SD-WAN控制器與防火墻聯動策略配置
基于Prometheus的流量監控看板搭建
三、安全性權重飆升:攻防實戰成必修技能
1. 攻擊手法深度剖析
新增APT攻擊鏈分析(從魚叉釣魚到橫向移動)、DDoS反射放大攻擊原理,要求考生編寫Snort規則攔截特定攻擊流量。
2. 防御體系構建
需掌握威脅態勢感知平臺的日志關聯分析,并設計基于AI的異常流量檢測模型。例如,在模擬攻擊數據集中識別隱蔽的C2通信特征。